首页 -> 2007年第10期

风声

作者:麦 家

字体: 【


  其实是结束了。
  肥原令手下打亮所有灯火,可见偌大的院内,井然的屋内,清静犹在,雅丽犹在,就是看不到人影,找也找不见……人去楼空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肥原感到双膝发软,心里有一种盲目的内疚和恐惧。
  
  第十章
  
  一
  这是个后记,主要是有些事必须交代,比如谁是老鬼?情报有没有传出去?传了又是怎么传出去的?等等疑问都悬而未决。
  我当然要解决的。在此,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世纪老人,他就是潘教授的父亲。我对这个故事的了解都来自于潘老和潘教授的讲述,以及他们介绍我认识的其他知情者的回忆。时间正在忘记这个故事,我很有幸在潘老最后的岁月里认识他,并受到他的信任,让一个可能消散的故事重新聚合起来。
  不用说,潘老会告诉我们所有秘密,他是这个故事的重要见证者之一。故事中,潘老是我党一名地下工作者,组织代号叫老天,主要负责杭州地下组织与新四军总部的无线电联络——无线电波是靠天空传播的,叫他老天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。除此外,他也负责给老鬼传送情报。
  那到底谁是老鬼?
  潘老说,就是李宁玉,而他就是遗书中说的那个良明吾夫——李宁玉的丈夫。
  “不过,这是假的。”潘老告诉我,“我们其实是兄妹关系,同志关系,工作需要才假扮夫妻的。”
  
  二
  前面说过,李宁玉自称有个哥哥是被蒋介石杀害的,就是潘老。潘老最早是暗插在蒋介石身边的共产党,身份暴露被判死刑,幸好执行枪毙任务的人是同志,便搞了个假枪毙。从那以后都以为他不在人间,其实是隐姓埋名而已。后来,组织上把他派到李宁玉身边,假扮夫妻,开展抗日地下活动。所谓他脾气暴躁,殴打李宁玉,李宁玉移情别恋,跟他分居等等,都是为了给人造成夫妻不和睦的假象有意做的。这样,两人可以避开许多夫妻间应有的俗事,比如一起逛街啊,散步啊,带孩子出门啊等等。
  当时李宁玉的情报很多,急件一般由老鳖负责传递。他们随时可以见面,只要李宁玉当着老鳖丢个什么垃圾,老鳖就知道去哪里取情报。如果不是急件,李宁玉会在中午把情报带回家,由潘老负责传送。
  李宁玉被软禁在裘庄期间,由于敌人掩.盖工作做得严丝密缝,组织上自始至终都不知道真相。说起这事,潘老的情绪有点激动,不停地摇着头对我说:“其实开始我是有些警觉的,为什么?因为很奇怪啊,就出去几天,搞得那么重视,既请我们在楼外楼吃饭,又带我们去裘庄看,怕我们不相信似的。再说,恰好在那一天,老汉(二太太)又被警察局抓了。这里其实是有漏洞的,但是老虎综合了老鳖的消息,最后没有引起重视。这主要是第二天老鳖去裘庄,李宁玉没给他任何暗示。老鳖认为,有情况李宁玉一定会设法转告他的,以往都这样。他不知道李宁玉已经被牢牢监控,不敢跟他有任何表示。”
  为什么老鳖第二次从厨房出来探了下头就回去了?潘老告诉我,那是因为他看到李宁玉胸前口袋里插着那支白色笔帽的钢笔。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,只要李宁玉亮出这支钢笔,等于是通知老鳖,不要接近她。
  潘老说:“其实最大的错误在这儿:对亮出这支钢笔的理解。李宁玉肯定是担心老鳖跟她联系被敌人发觉,所以才通知他不要接近她。但是老鳖把它单纯地理解为没情况,无需接近她。所以,老鳖回来汇报说肯定没情况。老虎正是根据这些情况综合分析,认为李宁玉确实在外执行公务,就没管她了。直到她尸体被运回来,我才知道出事了。”
  我不解:“遗言中明明说是急病而亡,你怎么能看出她出事了?”
  潘老说:“首先突然死就很蹊跷,不正常。有什么病会突然死的?如果真要是突然死的怎么可能留下遗言?其次,也是最重要的,是她特别申明是因公殉职,死而无憾,这太不正常了。你想如果仅仅是为敌伪工作而死,她怎么可能无憾?孩子这么小,革命没有成功,她应该死不瞑目才是!正是这句话提醒了我,让我怀疑她身上可能带出情报来了,因为只有这样她才会死而无憾。”
  
  三
  可是,潘老在李宁玉身上和遗物中找遍了也没有任何发现。
  怎么可能有发现?肥原已经先他一步,把李宁玉遗体和遗物都翻遍了,至于穿的都是新换的,更不可能有。
  “但我坚信会有,所以我一直在找,在想,在猜。”潘老拧紧眉头,仿佛回到了那个现场,“当我找过多遍确信没有东西后,我怀疑她可能是用了某种秘密的方式。什么方式呢?我想如果说在身上,肯定是在肚子里,她吞下去了。但她在遗言中有没任何提示,再说这又不是那么好证实,所以我先不往这里想。不在身上就在遗物中,如果在遗物中,我觉得唯一可能藏情报的地方就是那幅画,而且她在遗言也特别提到了这幅画。于是我就细心地研看这幅画,希望从画里面发现什么。但我怎么看,再三地看,反复地看,就是没有任何发现。”
  这画就挂在潘老的书房里,已经用丝布裱过,框在一个褐色的镜框里。从画的风格看,说是素描,其实画得挺写意的,树干和树冠都是粗线条完成的,只有个大的轮廓,小草更简单,一笔落成,很马虎。即使不用放大镜,只用肉眼看,我也敢肯定那上面不可能藏有情报。
  但潘老说,情报就藏在这幅画里面,让我猜。
  开始,我看画纸比较厚,也许可以当中揭开,所以怀疑是在夹层里。继而,我觉得那两个树冠的形状有点像某种路线图,心想秘密会不会在这上面。后来,我又猜李宁玉给孩子附录的那句话里有文章。如是再三,均被潘老否认,最后潘老看我实在没有新的想法,提醒我说:“你注意那些小草,有什么特点?”
  这些小草我已反复看过,长长的一排,高矮不等,一半在地面下。一半在地面上,疏密有度又无度,看上去画得非常不经心,多数是一笔带过。如果要说有什么特点,就是画得随意,不可能在其间藏匿什么东西。
  潘老笑道:“你的思路不对,你总想在上面直接看到什么,怎么可能呢?李宁玉当时的处境怎么可能直接告诉我们什么?所有带出来的东西都是被再三检查过的,你能看到敌人也能看到,这肯定不行的。你应该想到,她一定把情报藏在只有我才能发现的地方,那么我和别人不同的是什么?我有什么火眼金睛?我刚跟你说过,我是个报务员,当时杭州地下组织与新四军无线电联络的电台是我掌管的,而李宁玉本人是专职的译电师。对莫尔斯电码非常精通。”
  说到这里,潘老停下来,问我对莫尔斯电码是否了解。
  我当然了解。我不了解莫尔斯电码,怎么可能写《暗算》?阿炳就是个侦听莫尔斯电码的高手、大师。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曾在相似的秘密部门工作过,甚至还有种说法,说我因为写《解密》和《暗算》已经被相关部门开除。对此,我总是无话可说,因为我不知该怎么说。不说也罢。
  
  四
  好了,言归正传,说说莫尔斯电码。
  我觉得莫尔斯真是伟大,发明了这么简单的一门语言。在这门语言里,只有两个声

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[14] [15] [16] [17] [18] [19] [20] [21] [22] [23] [24] [25] [26] [27] [28] [29] [30] [31] [33] [34] [35] [36] [37] [38] [39] [40] [41] [42] [43] [44] [45] [46] [47] [48] [49]

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