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-> 2008年第10期
马赛曲
作者:张锐强
字体: 【大 中 小】
还能怎么写,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呗。克玉没吭气,抄起杨老师的手机拨了自己的号码,喧嚣声里,随即传来《马赛曲》的旋律。效果不如电脑上好,但意境犹存。
克玉说就是听了《马赛曲》,随便写出来的。这个话题他们曾经交流过。当时杨老师就很惊奇,一个甚至连剧本格式都不掌握的人。怎么能一不小心写出那么成熟的作品。可事后再回忆,克玉已经无法还原当时的感受。怎么说呢,听《马赛曲》热血沸腾,这话他如何出得了口,可是在他自己,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,如同刀刻一般。说来也怪,年轻的时候,在学校的时候,当初受教育的时候,他连《国际歌》都很少听到,农村孩子嘛。《马赛曲》音乐老师教过,但他并不喜欢,旋律早已飘散在岁月深处。可那个孤寂无聊的夜晚,大楼里突然停电,尽管笔记本还能开动,但已不能上网。百无聊赖中,偶然听到《马赛曲》,竟然就有了感觉。他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,重新出现在操场上。今天我们桃李芬芳,明天我们是国家的栋梁。
杨老师基本上是完全否定。虽然故事走向没有大问题,但人物立不住,对白不精彩,没有一两个叫人精神一振的细节,整个剧本就不能成立。怎么办?改呗。克玉坐到电脑跟前,打开《马赛曲》,选择重复播放模式,希望进入状态。然而不能,一直不能。
姓刘的总打来电话说要请大家吃饭,顺便商量个事。这事克玉喜欢。生活改善不改善无所谓——他需要的是减肥,而非保重——但乐得省却做饭的麻烦。过去一看,吴菲也在。原来刘总接了个活儿,给一家省级电视台做栏目剧,想请大家一起搞搞策划。出出主意。编剧圈里,搞胶片电影的看不起搞电视电影的,搞电视电影的看不起搞电视剧的。搞电视剧的看不起搞栏目剧的,这是最低的层级。可是刘总不管,左右都是利润,殊途同归便好。
吴菲对克玉很热情。温度几乎要超出克玉的额定功率。小丫头不仅模样好。口才也不差,上话快而且大方,拿她跟克玉开开玩笑。她也不恼。风未起,已吹皱一池春水。克玉心里不觉隐隐一动。但是再一想彼此年龄,两人之间几乎有了代沟,小年轻可能就这样,大惊小怪丢人。
正闹着呢,刘总从外面匆匆进来,大家随即收敛笑容。刘总随意地左右点头,单独跟克玉握握手,问道点菜没有?吴菲说你没来,谁敢点呀。刘总说都是朋友,客气什么。随即招呼点菜。他没看菜谱,说来个泡椒凤爪,吴菲喜欢吃这个。然后又报了几道菜。服务员问您喝什么酒水?刘总转头问克玉你喝点啥?克玉说我不能喝酒。刘总随即道那就都来啤酒吧。我开车。服务员问什么啤酒?刘总道,普京!
不知是普通燕京啤酒能浇开灵感,还是因为吴菲在侧,那天克玉的点子格外多,接连出了好几个主意。刘总听了连连叫好。边议正事,边扯闲篇。此时焦点集中在刘总身上,大家意味深长地拿他和吴菲开玩笑。刘总并不急于撇清,只是笑;吴菲则面不改色。充耳不闻。说了一气。刘总正色道别胡说。人家吴菲还是小姑娘,没男朋友呢。
曲终人散,各奔东西。克玉和吴菲一个方向,本想约她同行,但刘总很绅士。坚持开车送花,顺便把克玉捎至地铁站。客观地说,刘总还是挺帅的,至少比克玉帅。钱并没有在他小腹上堆积起来,他体型匀称。皮肤白净,挺精神。即便单从外貌,也是他跟吴菲更般配。宝马香车嘛。克玉拽着车厢内的扶手,眼睛微闭,他们俩的形象反而更加清晰。
克玉心里不由得一阵泛酸。他暗骂自己,哪还有时间吃这八竿子打不着的醋。夜阑更深,周围闻无声息,他心里的动静越来越大。怎么改,怎么改。怎么改。想来想去,总是无法进入人物内心。
憋了足足二十几天,先后改过三稿,杨老师还是没看上。他问克玉,你以前写过小说吗?克玉摇摇头,说看过,但从来没写过。杨老师眉头一皱,说你这个写得不像剧本,倒像小说。克玉闻听更无感觉,看着杨老师没说话。杨老师说电影得用镜头呈现,小说则是靠语言叙述。两者还是有差别。这么说吧,小说是一百米,无障碍赛跑;剧本必须是一百一十米栏,要跨越无数的障碍。如果没有障碍。编剧就得制造障碍。一句话,制造困难然后再解决困难。这个剧本有两个办法。一是你给电影频道投稿,看看他们能否通过。若能通过,一好百好;二是你找别的公司看看,他们是否有兴趣。
电影频道审剧本,没有半年折腾出不来结果。只能两条腿走路。杨老师没看上的本子,他周围的朋友那里肯定不行,得另觅门路。找谁呢?这是个问题。正在这时。吴菲要请他吃饭。他帮忙修改的剧本终于通过,人家付了余款。
仔细看看,吴菲并非绝色佳人,只是皮肤柔嫩白皙。年龄全部写在脸上。这年轻,便很要命。她像只调皮的小鹿,蹦蹦跳跳,也像一阵风,去留无痕。克玉越看越入眼。他简直不敢相信,自己也曾有过这等青春岁月。那时的模样气质他早已忘怀,只有《马赛曲》的旋律,依稀荡漾。
吴菲笑道看我干吗,看菜谱啊。告诉你啊,我平常可从不请客的,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!克玉道我无所谓,肉食恐龙不挑食。你随便点吧。对了,先来个泡椒凤爪!吴菲说嗯这个点上。还要啥,你再点!
边吃边聊。从旁边看,热恋情侣的风度俨然。克玉自己也几乎心生错觉。因为剧本拍过电影,吴菲对他比较服气。用她自己的夸张话,叫崇拜。听说克玉有剧本压在手上,她说不可能吧。你的剧本还能有问题?克玉叹口气,说问题大了,改到第四稿都还没戏!吴菲微微一笑,说一稿二稿,基础很好;三稿四稿,问题不少;五稿六稿,重来一遍;七稿八稿,全部推倒;九稿十稿,回到初稿!克玉哈哈一笑,说你真会编!吴菲说这可不是编,是编剧的血泪仇恨!克玉说我觉得你应该不会呀。刘总对你不是挺关照的嘛。吴菲说关照个鬼,都是资本家。克玉说不会吧,我对他印象不错呀。吴菲说人倒说不上坏。就是一点麻烦,有事没事老找我谈心。克玉说这不挺好的吗,组织谈话,领导关心!吴菲说少来啊,想用啤酒洗头?
吴菲在圈里混得久,人脉广些。她答应给克玉联系两家公司,明天就把剧本发过去。克玉说那敢情好。还是你好,朋友多!吴菲说鬼!什么朋友,都是碰壁碰出来的!
离开前,克玉悄悄起身,去前台买了单。
等待的感觉如同堵车。穷极无聊,克玉在网上开了博客。大家都博了就你不博,好像你有毛病似的。好歹也是个展示窗口。家人,朋友,以及可能的投资方。刚开始他写了一点北京生活,剪了点那个拍过的剧本片段,但不几天就没了料。怎么说呢,写当下真实的生活。家人看了难过。同事看了幸灾乐祸,投资方看了前途不测。赢家通吃么。
灵机一动,克玉决定写个小说试试。杨老师说他新写的剧本像小说,也许,他还真能写几笔小说?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
克玉想都没想。便给小说定了题目。
《马赛曲》
陪领导走访向来无聊,但这次不同。小王——也许该随着有些人的称呼,叫老王才对?毕竟他已经活满三张。面临奔四——心底生出诸多感触。教科书上曲老八路,竟然是这个样子。看不见他曾经的枪林弹雨杀敌如麻功勋卓越,只能看见那张黢黑脸庞被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