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-> 2008年第7期
密生活
作者:陈昌平
字体: 【大 中 小】
白色的床单下隆起一个身材高大的躯体。推车的一男一女,女的是一个护士——一身洁白,男的竟然是卫东。卫东也没有了平时的邋遢样子,头发梳得利利索索,白衬衣,蓝裤子,旅游鞋,脸上泛着油光。
当镜头推近的时候,老杨发现躺在平车上的人正是自己。其实,他知道自己应该躺在平车上的。只是,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因为,这个人,太不像老杨自己啦!
该人笔直地躺着,面色鲜艳,嘴唇红润,两只手规规矩矩地叠置胸口,只是眉头紧缩,好像在梦里思考什么重大问题……老杨摸过一个镜子,照了照,脸上已经干净了,没有电视里面的油彩了。
“早擦干净了……是电视台导演要求的,说是为了上镜。”卫东解释道。
电视机的图像不断地跳动。随着平车的推出,从舞台两侧蹿出两溜舞蹈演员。她们围着平车,像须子一样缓缓地舞动着身体。
其间,镜头几次对准了书记和市长。开始还笑吟吟的书记和市长表情都凝重了起来。这时候,镜头及时地对准了一排老大婶。老大婶们基本泪眼婆裟了。就连艺术家的面颊,也挂上了两行清泪。
在艺术家朗诵期间,舞蹈演员们时而跳跃,时而蹲伏。朗诵接近尾声的时候,她们整齐地围成了一个圆圈,对着平车上那具高大的躯体,身体水草一般柔软地向后倾倒并且一再倾倒,同时双臂高扬,十指快速波动……这个场面呼应着艺术家激情奔放的朗诵,现场气氛迅速达到了整场晚会的高潮。
表演刚刚结束,主持人就昂然宣布:“鉴于杨卫东尊老爱幼的崇高事迹,本次晚会的冠名单位——亿鑫集团决定吸纳杨卫东为正式职工。”
接着,主持人请上了亿鑫集团的总裁。总裁被潮水般的掌声烘托着,谦逊地走上舞台。
总裁中等个头,敦敦实实,穿着一身深色西装,前面的扣子全部扣上了。总裁说:“今天,我也是第一次认识杨卫东,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家庭的故事。我们为什么要吸纳杨卫东这样的人到我们集团呢?这是因为,杨卫东无私奉献的行为,与我们集团的文化精神是高度一致的。鉴于他要照顾植物人的父亲,集团决定从这个月开始,每个月给他发放基本生活费用(掌声)。我们集团不仅为杨卫东解决工作,还要为他的儿子提供学费,一直提供到本科毕业(掌声)。如果杨卫东的儿子读硕士,我们负责;如果读博士,我们更负责。最后,我要说,我们很荣幸吸纳这样的人作为我们的员工。”
这时候,台下早已掌声雷动了。镜头又一次对准前排的领导们。书记率先站了起来,接着,市长也站了起来,跟着,副书记和副市长纷纷站了起来。周围的观众也都站起来了。
这时候,屏幕上的图像猛然筛动起来,接着,里面的人物像抽筋儿一样扭动起来了。好在声音效果没受影响,虽然图像破坏了,但依然能听见会场里的热烈掌声。
“关上吧。”老杨说。
卫东捶了一下电视机外壳,图像没有改观。他又换了个手势拍打,这一回,图像索性挤成了窄窄的一溜,而且连声音也有点抖动了。卫东悻悻地关上电视。
“爸。”卫东兴奋地说,“你说我该怎么办呢?”
“这不是嘛,魏书记答应帮我找工作,这个亿鑫集团又吸收我为正式职工,这一下,快有两个工作了……魏书记说在前面,我怎么好意思回绝呢?”卫东有点犯愁了,“我这不是双喜临门吗?怪不得算命的说我今年有好运气。”
窗外火车汽笛长鸣,借着声音的掩护,老杨狠狠地咳嗽了一声。
十一
老杨决定了,明天就出发——回老家。
卫东买船票去了。老杨在家整理行李。手套围脖棉皮鞋,毛衣背心羽绒服……老杨把自己的衣物都找了出来,塞满了两个旅行袋。老杨归整这些衣物,是准备让卫东下一次探望自己时携带的。这一次,因为要以“植物人”的形象出发,不便携带太多物品。
旅行袋的外面,印着天安门城楼的图案。老杨看着旅行袋,想起了远在上海的孙子。这当口,家里的电话响了两遍。这并没影响老杨收拾行李。不管什么电话,一律不接,这是他的纪律。
卫东回来了,买了明天晚上的船票。老杨告诉他,电话响了。卫东翻了翻来电记录,说是宇超的电话。
也不是月初,孙子怎么来电话了呢?老杨正在疑惑着,电话又响了——还是宇超的电话。
卫东通话的时候,按下了电话机上的免提键,这样也能让老杨听到宇超的声音。
“我爷呢?”孙子开口就问。
“你爷去楼下散步了。”卫东说。
“你叫他一下,我有事找他。”孙子说。
“什么事儿,你不能跟我说吗?”卫东说。
“我就要跟爷爷说。”孙子用命令的口气说。
卫东为难地看着老杨。老杨缓慢地伸出手,要过话筒,喉头窜动几下,轻声道:“超儿,找我啊?”
“爷爷,你好吗?”
“好,好得亏啊。”
“昨晚,我做了个梦,梦见你病了。让你去医院,你又不去,就在家里躺着……我以前从不做梦的啊。”孙子说话的声音有点颤抖了。
“哎哟——我的好孙子,爷爷这不是好生的嘛。爷爷身体不好,但一时半会儿还不会蹬腿呢。”电话机旁贴着孙子的照片,老杨边抚摸着照片,边跟孙子说:“我还要看着你毕业,看着你读研究生、读博士呢!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。你学习好了,出息了,就是报答爷爷了。明白吗?”
“放心吧,爷爷!”孙子干脆地说。
接着,孙子跟老杨商量道:“爷啊,我们同学想集体组织一次旅游,坐火车去西藏……你说,假期也不能总是学习,是不是?”
老杨略一沉吟,马上坚决地说:“穷家富路!”
“谢谢爷爷。这就算我的借款啊!”孙子高兴地说。
这个夏天,就像跑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。明天,就是这个马拉松的终点了。
晚上十二点了,老杨还是睡不着。看了一会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,又躺了一会儿,横竖还是睡不着,就起来整理一下明天出门穿的衣服。
老杨检查了一下,确认窗帘拉严实了,于是换了一盏亮一点的灯泡。他穿上白色的长袖衬衣,套上草绿色的军裤,然后站到了镜子前面。在明晃晃的灯光下,他看到自己瘦了,胡子花白,颧骨凸现。他好久没有这样端详自己了。他正面看了看,又侧面看了看,不禁喃喃自语了,谁能认出这是我杨国栋呢?恐怕大姐也不一定一眼认出来吧?
他又戴着墨镜,扣上一顶潲色的军帽,并且把帽檐往下拉了拉。镜子里的这个老人,看上去更像一个解甲归田的老军人了。他知道,这个“军人”准备转移了、撤退了,而且是那种高唱着“三大纪律、八项注意”的军纪严整、有条不紊、一步一个脚印的撤退。
现在,孙子的学业有保证了——不仅本科两年有了保证,连研究生也有了保证。而且,卫东马上有工作了,困扰家庭多年的问题,也迎刃而解了。
但是为什么,现在一点成功的喜悦也没有呢?
你知道自己有个孝顺的儿子、出息的孙子,你还看到了那么多好工友、好邻居。你感受到了这么多人、的关心、爱护和挂念,心里还不知足啊上帝哦,天老爷啊,你杨国栋希望的,不都实现了嘛!你想看到的,
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[15] [16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