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-> 2008年第7期

密生活

作者:陈昌平

字体: 【

个日子还行,就对卫东说:“代号就叫‘五一八’。”
  卫东泪眼婆娑地看着老杨,没点头,电没摇头。
  老杨觉得“吹风”的目的基本达到了,该让卫东消化消化了。他岔开了话题,问:“宇超最近没来电话啊?”
  
  四
  
  渤海多槐树,进入六月份,密密匝匝的槐花挂满了枝权,花瓣呈乳白色,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。
  大街如同集市,到处都是人。小饭店把桌椅摆在人行道上,招揽着客人。马路牙子边,衣衫不整的民工或站或坐,或者凑在一起甩扑克,脚前竖着一溜纸壳子,纸壳儿上面写着“装修、砸墙、刮大白”。
  老杨注意到了,几辆公交车上都喷着专治前列腺与老年痴呆的“渤海锦绣医院”广告。医院的标志是一个髯发飘逸、头戴方巾的古代老人。这个医院,就是范大婶说的那家医院。
  老杨站在家门口的马路上,正琢磨着今天去医院呢,还是明天去医院呢。就在这时,一声尖锐的刹车声之后,传来了闷闷的撞击声。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,就发生在老杨眼前的十字路口。一台排渣的载重卡车与一辆出租车迎面相撞,出租车的车头几乎钻进了卡车下面。看不见小车司机,只见一股殷红的血液从车底下缓缓地漫了出来……周围的车辆都停了下来,公交车上的乘客把头齐刷刷地探出车窗,像遭遇一个小型节日一样,紧张地同情着、议论着。
  老杨只看了一眼,便后悔地掉过头。满街的槐香里漫出…股触日的血腥。
  一个小时之后,当他重新回到这个路口时,事故已经处理完了。肇事路面经过了简单的冲洗,依旧留下了一片稀薄的血迹。往来的车辆反复碾压,在路面上拖出一道长长的痕迹,像是被一根巨大的鞭子抽过了一样。
  街头上,分别有一大一小两簇人,扎在一起议论这起事故。老杨经过时,听到了里面传来的零星几句:当时就咽气喽……孩子才三岁……怎么能反向行驶呢?
  老杨攥紧了手里的白色塑料口袋。塑料袋里鼓鼓囊囊的,外面印着一双捧着一颗红心的手,手的下面是“渤海锦绣医院”六个字。
  自从老杨“吹风”之后,卫东就变多了。证券公司不去了,麻将也不打了,整天呆在家里,手里拿着遥控器,眼睛像警察一样盯着老杨。老杨做饭,他抢着洗碗;老杨抹桌子,他抢着扫地……他越是这样表现,老杨越是觉得,为这样的儿子牺牲一下,也值得啊!
  超出想象地顺利,老杨买到了药。一大包药,里面又分了六小包,拿在手里,轻溜溜的,绛紫色,闻着有一股雪里蕻的味道。医生倒也负责,几次提醒要忌口,切忌姜葱蒜和辣椒。
  药拿回来了,老杨并没有声张。他找出一个空的点心盒,里里外外地抹干净了,然后把药放了进去,又在上面盖了一沓旧报纸。
  有了药,生活就像划出了一道起跑线,老杨的时间陡然紧张起来了。他把即将面临的问题,统统归纳出来了。他一共列出十三个问题,依照重要程度,依次写在小卡片上:
  1.成为植物人的目的,就是防止这两年死亡。只要宇超一毕业,自己就安乐死。这一点,必须跟卫东交代清楚。这是原则,也是道德。
  2.真成为植物人了,就能保证自己活上两年吗?就是说,如果自己坚持不到宇超毕业怎么办?这种可能性很大——极其大。“五一八”的日的,就是防备这种情况。关于这一点,老杨早就琢磨好了。植物人之后,自己在家过渡一段时间,然后就回老家。
  3.老家还有一个姐姐,还有自己的一间房子(那是父亲去世时分家分的)。在老家,如果坚持不到两年,便就地处理了,但是却不能告诉单位。如此安排,不论死活,都确保两年的退休金了。
  4.既然是植物人了,就得像一点。为此,应该学习与储备这方面的知识。
  5.给山东的大姐去个信,吹个风。
  老杨去了几趟新华书店,在医疗类的图书架上,找了几本植物人方面的书籍,挑着能看懂的章节,仔仔细细地读,遇到关键几句话,还暗暗背住。几天下来,老杨的小卡片已经有一指厚了。
  看到老杨一直在记录东西,卫东很警觉,问:“你还在准备那个事儿啊?”
  “哪个事儿啊?”老杨有意问。
  卫东支吾了一下,说:“‘五一八’啊。”
  “有些事情,我得交代给你一下。”
  “什么事儿?”
  “到时候给你,就知道啦。”
  “你吃的是什么药呢?”卫东迷惑地问,“一旦吃…… 吃不成怎么办?那不是偷鸡不成……还什么了吗?”
  “这是祖传秘方,包管有效的。”老杨知道卫东也开始琢磨这件事儿了,于是他就把自己掌握的植物人知识,一股脑地倒给了儿子。老杨就留了个心眼,他没说忌口的事儿。
  老杨说完之后,决定考一考卫东了,便说:“植物人的卫生很重要,你应该怎么办呢?”
  卫东马上说:“你喜欢干净,我隔三差五地给你洗澡。”
  “我植物人了,还能洗澡吗?”
  “哦,那就擦澡。”
  “什么隔三差五,说明白点,几天一个澡?”老杨不满意这样含糊的说法。
  “两天?”
  “什么两天?含含糊糊的。夏天,略微勤一点;冬天呢,就不用两天……烧热水不花钱啊?”
  卫东慷慨地说:“你就是植物人了,我一样好好孝敬你。一天三顿,顿顿不亏你,你不是喜欢牛肉包子、韭菜饺子吗?至少每周一次。”
  卫东的表态有点出乎老杨意料。老杨没想到儿子说得这么详细、饱满。他相信儿子说的是真话,虽然这是一句屁话。我都植物人了,我怎么还能吃?但是他不忍心告诉卫东。看来,关于植物人的饮食问题,还得专门给他讲一讲。
  卫东说得对,不能偷鸡不成蚀把米啊。“五一八计划”步骤紧密,环环相扣,一旦哪个环节突噜扣儿了,后果不堪设想啊。
  老杨觉得自己准备得还是不够扎实。带着问题,带着虚心学习的心情,他又来到了范大婶的病房,实地观察老吕植物人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  坐在病房里,老杨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儿,可一时间又说不出来。临走时,范大婶遮遮掩掩地告诉老杨,她的所长儿子出事了,已经登报了,她和老吕过几天就得搬回家了。范大婶以为老杨知道这件事了,连说了两遍路遥知马力。
  这期间,老杨又去了两次图书馆。他的小卡片已经有两指厚了,不断有新知识和新想法充实进来:
  14.如果这期间卫东找到了工作,自己就实行安乐死。绝对不许卫东利用自己。这是一个原则。
  15.我去了,这间房子留给卫东。用这间两室的房子,换一个门头房,开个小店,卖点食杂和彩票什么的。有了稳定的收入,就该找个媳妇了,也是个帮手。
  16.再找媳妇,别老看脸蛋。这是卫东上一次婚姻的教训。切记。
  17.卫东撒谎的时候,右眼总眨巴。以后注意了。
  当理论准备到一定程度时,实践便有点跃跃欲试了,但老杨依然在观望,既是在等待一个进行的时机,也是在等待一个不进行的借口。
  电视正在播出一部连续剧,讲述一位锐意进取的市长的改革故事。该剧情节跌宕,催人泪下,里面

[1] [2] [3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[14] [15] [16]

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