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-> 2008年第12期
长歌
作者:大 解
字体: 【大 中 小】
人,她就打个招呼,若是遇不到熟人,她就悄悄地离开,眼里含着眼泪。
李巧也经常回她的娘家,给她的父母上坟,然后就回来。她的娘家早已成了一座空房。由于阴阳先生曾经在她回娘家的路上埋下过一道符,一直没有解除,所以她每次回娘家的时候都要迷路。
李巧纳闷,就这么一段路,我总是迷路。张刘氏听见她说话,也不搭声,继续染她的布。有时在门口也迷路。张刘氏还是不搭声。一天的半夜时分,李巧被挖东西的声音惊醒,她发现门口有动静,问,谁?张刘氏说,我。你在干什么?张刘氏撒谎说,在挖一双鞋,早年埋下的,那年张武有病,我怕他被小鬼叫走,就把他穿的鞋埋在了门口,他就没走成。
张刘氏挖出了早年埋下的两道符,烧了。李巧最终也不知道她搞的是什么名堂。
过不多久,张刘氏又挖出了李巧回家路上的那道符。此后,李巧就不迷糊了。李巧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迷糊病,突然好了。张刘氏也不说出其中的原因。
张刘氏染好的布,是蓝布,开白花。
有人问,能不能染出红花来?张刘氏怔怔地看着那个人,感觉问得有些奇怪,从来都是白花,怎么能染红花呢?那人又说,我见过布上有红花。张刘氏感到不可思议,她断然地说,不可能。
后来,张刘氏去镇子上赶集,真的在一个女人穿的衣服上看到了红花,她感到非常吃惊。
从此布匹上出现了红花,张刘氏就失去了自信。她觉得自己染的白花是那么单一,线条也显得粗笨。她想,山上确实有红色的花,可她从来就没有想过,也不知道怎么染。她苦心经营染坊,只是染出了新的花样,却没有染出过新的颜色,她有一种失败感。
李巧用鸡血加石灰做了一次实验,试图染出红花,但没有成功。
随着红花的出现,白花略有一些暗淡。但不是所有的人们都有机会看到红花,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红花,所以张刘氏的染坊依然可以开下去,她的白花依然有人喜欢。我就喜欢白花,一个人说。多白的花呀,另一个人说。张刘氏心里就坦然了。她觉得她的白花还有价值,她甚至以染白花而自傲,说,我就染白花,白花好看。她说这话的时候,声音很小,说完之后,还要看看人们的表情,她等待着人们的肯定。每当这时,张福满就说,白花就是好看。他说话的时候,人们就笑,他以为人们笑就是在赞许他,于是他又说了一遍。人们更笑了。张福满拍了拍身上的土。张福满得意的时候,就用手拍打身上的土,土就飞起来,像从身上冒出一股烟。
妇女们看到烟雾,才想起该回家做饭去了,于是笑着散去。过不多时,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炊烟。
河湾村的炊烟还像往年一样,一棵一棵直立起来,到达高处以后开始弥漫。如果有风,炊烟就倒向一边。有时旋风也有直立的时候,尤其在春天,旋风卷着暴土在平地上升起,向前移动,有时高达几十丈,有时小如一口锅,在地上打转。人们认为,旋风是野鬼在行走,而炊烟是家神。炊烟从来不移动,它今天从哪里升起,明天还从哪里升起。炊烟是民间的灵魂。
王老头家没了烟火,人们就说,走人家了。意思是,他们家里没了人。
有的家里走人,永远不再回来;有的家里走了人,几十年后还要回来看看。一天下午,赵之光回来了。赵之光是赵老大的弟弟,闯关东已经走了几十年,突然回到家里,人们完全不认识了。赵老大也不认识他了。赵之光过河的时候,赵老大一边摆船一边问,问答如此:你去河湾村?是。走亲戚?不,回家。回家?我怎么不认识你?我叫赵之光,已经离家三十年了。你叫赵之光?对,我就是赵之光。哎呀,二弟,我是赵之郢啊。你是大哥?我就是大哥。你是二弟?我就是二弟。
两个人跳下船就回家了。之后惊动了整个河湾村。人们说,赵之光回来了,没带老婆孩子,就他一个人。说这话的时候,年轻人感到新鲜,因为他们从来没听说过,村里还有赵之光这么一个人。
赵之光在家呆了半个月,挨家挨户都走到了,最后给祖坟烧了香,回了关东。他走后,河湾村传说了好长时间,说他在关东娶了媳妇,生了四个儿子,已经有两个娶了媳妇,生了孙子。他在那里种地和打猎,生活非常美满。
赵之光走后,人们记起了赵老大的名字叫赵之郢。赵老大摆渡的时候多了许多话题。当人们问到赵水的时候,他就说,挺好的,在兵队里当官了,还是摆船。
人们能够看出来,提到赵水的时候,赵老大的脸上隐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。
赵之光走后就没有再回来过,多年以后他死在了关东。他的儿子们都活到七十多岁,都留下了后人。两千多年以后,赵之光的后代达到了若干人,其中有一个支脉去了彩云之南,一个支脉去了高山以西,还有几个人到月亮上去过,他们从那里回来时面面相觑,共同想起了赵之光这个祖先。
实际上赵老大不用担心赵水,赵水打过许多仗,也受过一些伤,但他没有在八十岁以前死去,但也没有回到过河湾村。现在可以肯定地告诉人们,他后来娶了周姓的一个媳妇,生了三个孩子,三个孩子各生两个子女,每个子女又都生有子女……他的血脉传承到公元4016年前后,其中一个后人成为一艘飞船的船长,在往仙女座运送玉米种子时,偶尔提到了赵水和赵老大,那时他依然保留着赵水摆渡时用过的撑船的木杆。
赵老大知道这些情况后,不是很满意,说,没想到几千年后,我的后人还是摆船的。
赵之光走后的一个上午,村里来了一个胖和尚。人们见过这个和尚。几年前他就来过,治好了张福满的病。一群孩子围了过去,喊道,胖和尚,胖和尚。胖和尚笑呵呵的,一点也不愠怒。他说,见到张福满了吗?孩子们说,正在耕地呢。他就走到地里,见到了张福满。张福满说,我的病好了。胖和尚就说,好了就好。
随后,他又见到了张武。张武点了点头,什么也没有说,他们就对坐了一会儿,相互看着,不说话。胖和尚走了,孩子们在后面追着喊,胖和尚,胖和尚。孩子们不知道这个胖和尚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,也不知道他是谁。
第二天人们发现,胖和尚走过的一段弯曲的小路,变直了;道路两旁长出了许多花朵,花朵上飞着成群的蝴蝶和蜜蜂。孩子们高兴地喊,蝴蝶,蝴蝶,蜜蜂,蜜蜂。张刘氏看见这些花儿,有一些是她染过的,有些她从来都没见过,她就问,这是什么花?十个孩子说出了十种花名。其中一个女孩子说,鲜花。蝴蝶就向她飞过来,从此她的身上就有了清香。这个女孩子后来就改名为鲜花,她长得越来越好看。
张刘氏得到启示,要在布匹上染出花朵、蝴蝶和蜜蜂,但对香气却求而不得,她问李巧,如何才有清香?李巧说,有花自然香。张刘氏闻了闻李巧,她身上的清香就是鲜花的清香。张刘氏按照鲜花的样子染了,她染的依然是白花,蝴蝶和蜜蜂也是白色的。她没有能力染出红色,也没能染出清香来,这是她的遗憾。
又过了一些年,河湾村娶进来不少媳妇,也嫁出去不少姑娘,一些孩子逐渐长大,一些孩子陆续出生。也就是说,河湾村出现了不少新人。张刘氏感到自己老了,有好多新人她不认识,还有一些姑娘见不到了,她就打听,那谁怎么不见了?她对一些事物逐